为进一步深化流动人口区域化协作,加强安徽籍在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着力构建信息互通、服务互补、管理互动、责任共担新平台,扎实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5年4月14日上午,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武、省流管处处长王俊宝、六安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段贤柱、党组组长邵明、霍邱县委副书记张克定、霍邱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跃、副主任胡浩等领导一行莅临安徽·浙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乐清市工作站调研工作。浙江省流管处处长谢雷光、温州市计生委常委委员、副调研员林晓江、乐清市副市长王剑文、乐清市计生局副局长林秀等陪同。 杨武主任一行在站长陈孝明的介绍下先后参观了工作站的计生协会、民工维权、法律咨询、工青妇红十字会、禁毒志愿者基地等办公室,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随后,在乐清市翁垟街道办事处召开安徽省·浙江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座谈会。座谈会由安徽省流管处处长王俊宝主持,会上,陈孝明就工作站成立至今,关于对计生、司法、禁毒、社会公益等方面工作的开展首先做了详细汇报。 其次,乐清市计生局副局长林秀主要就如何推出安徽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功能创新计划做重要汇报;再次,霍邱县委副书张克定提出几点建议:1、要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2、进一步完善工作站工作体制。 座谈会上,安徽省六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段贤柱提出几点要求:1、明确计划生育目标内容,服务工作要做到实处;2、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围绕群众需求,加强乐清市工作站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在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力求达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确保安徽籍流动人口群众满意度的提高。 浙江省流管处处长谢雷光针对当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形势,他表示要首先加强融合,实现流出地和流入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融为一体的的创新模式;其次要加强安徽与浙江乐清的计划生育协作互动,促使两地的联系沟通更多、更密切,把乐清市工作站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最后,就如何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双方就区域协作的具体方式、信息通报、个案处理、政策告知及建立对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协作机制和建立互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初步达成了共识。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武就工作站下一步工作计划做重要讲话。他说:“首先要在工作站成立党委,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工作站才能走得更远,做的更好;其次成立计划生育联合会,凡流入乐清的流动人口超过一万人以上的安徽省地级市,以市为单位都要加入计划生育联合会,并与工作站签订授权书,委托工作站全权服务管理各市流动人口。最后成立民会组织,建立以工作站为主的实体,向政府购买服务,来维持工作站的正常工作开展。从而为工作站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和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在原有的以“支部+协会+工作站”的“三位一体”提升为以“支部+协会+工作站+联合会”“四位一体”。同时要提升平台效益,促成“小平台,大效益”。不仅要落实在计划生育,更要为安徽籍广大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综合服务,让小小的平台,发挥******的效益。 真正为工作站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两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各方面服务管理协作互动取得更大成效”。 编辑:贾红印 李平凡
您希望网站能加强哪方面的信息? |
2014年国考试题:未见三中全会、计划生育等热点 |
发布时间:2014-03-25 |
2014年国考试题:未见三中全会、计划生育等热点
140.4万人参加,平均竞争比117比1,37个职位“千里挑一”……备受瞩目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今天再次“惨烈”开场。
就业难让缺考不再
早上8点,记者在裕中中学考点门口看到,虽然距离开考还有一个小时,但很多考生已经聚在门口等候,候考气氛远比以往紧张,很少有人玩手机、聊天、打游戏,绝大多数考生都抱着手里的复习资料在做最后的强化记忆。几家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在门口发放宣传资料,很多考生都主动索取,认真地翻看着里面的考试要点提示。以往的公务员考试,总有不少考生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前来碰运气,没有认真复习就仓促上阵,临阵缺考、迟到了干脆不进场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今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开考前记者透过考场的后门玻璃观察,只有少数考场还有两三个座位空缺,多数考场都已坐满。公务员这个“金饭碗”原本就受追捧,看来,在“史上最难就业年”的严峻形势下,考生们对于这个******就业出路就更是志在必得了。
在一名考生的押题手册上,记者看到,转基因、雾霾、“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时事热点都是考生心目中的必考要点。他们准备得相当认真,比如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个知识点,不仅要知道发射时间、地点、乘组人员等关键信息,连王亚平在太空课堂中所进行的每一个试验的内容、原理等都要熟记。
在职考生“闭关”两月
记者通过考场门口的登记信息看到,绝大多数考生都是80后,尤其以1982年至1986年出生的居多,这意味着,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社会在职考生。“现在的工作太累了,压力太大,想换个环境,公务员应该会轻松一些吧?”一位考生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在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做市场部经理,也算是个中层职位,但这份工作的强度和压力让他感到难以承受,虽然也有过跳槽的想法,但朋友之间的互相抱怨让他已经感受到,任务重、压力大已经成为当下企业员工的共性特征,无论换到哪家企业,都逃不脱这种困境。唯有公务员这种体制内的“铁饭碗”,还有让人松一口气的可能性。为了达到目标,他拿出了当年高考的劲头,“闭关”复习了整整两个月。为了今天的考试万无一失,昨天他还跑了很远的路过来看考场,安排好了中午去哪个饭馆吃饭,还在附近的一家小宾馆预订了一个房间午休。
雾霾天气成了考题
上午的考试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几位考生,他们都表示,感觉今年的考试难度不大,甚至有考生觉得难度较往年有所下降,题型和题量也跟往年相似,但明显感觉到常识判断类试题增多,天文、地理、文化、体育,几乎无所不包。今年涉及的社会热点话题不多,很多考生之前精心复习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神舟十号、房产税、计划生育等话题并没有出现。大家努力回忆,能记起来的也仅有雾霾的成因、新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的优势、党风廉政建设等热点话题。
考试容易升迁快 “选调生”渐吃香
一年一度的国考今天举行,最热岗位的竞争甚至达到了将近万里挑一。不过,记者在考场外发现,在国考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形势下,部分应届毕业生主动放弃了国考,改为专攻各地的选调生。同样的公务员身份,更加灵活的选拔方式,更快的升迁,成为他们“弃国考走选调”的重要原因。
小王是北京大学的一名应届研究生。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通告出来后,他立即就去网上系统报了名,报考单位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不过随着各地方政府纷纷来北大招收选调生,他的心动了,“考选调生更加容易,并且是后备干部,升迁更快。”经过再三考虑,他最终决定:放弃公务员考试,转而报名广西、贵州的选调生项目。
记者走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发现退掉国考转而竞争选调生的毕业生不在少数。他们中不少人直言“更容易考、升迁更快”是报名选调生的主要原因。至于选调地区多为中西部地区,他们表示并不在意,“干几年升上去了,去哪儿都一样,级别一到,还能想办法调回来。”一名毕业生说。
在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就业信息网上,记者看到青海、四川、贵州、西藏阿里等不少地方都专门推出了选调生项目。这些项目都强调了选调生的“干部身份”,艰苦地区也承诺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如去西藏阿里地区工作的毕业生,除享受防寒装备补助费、边境县生活补贴、电费补助等补贴外,硕士研究生可获得10万元资助,本科生可获得5万元资助。
北大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选调生旨在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地方政府一般都是面向特定高校招录,不需要参加统一的公务员考试,所以可能相对容易些。”这位老师说,相比公务员,选调生一般要求报考者为应届毕业生,并且具备成绩优秀、中共党员、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年龄限制更加严格。
而选调生被认为“升迁快”的观点,这几年在不少地方也已经得到验证。2009年从浙大毕业的小王,选调回到天津某区县工作,在乡镇“锻炼”一年后就回到了区委机关。而在去年,1989年出生、工作仅半年的清华大学选调生焦三牛,被破格提拔为副县级的甘肃省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更是引发了各界关注,被称为“火箭干部”。 |
关键词:2014年国考试题:未见三中全会、计划生育等热点 |
上一条:已是第一条! |
下一条:2014年公务员面试热点:计划生育放开不是无限制 |